澳洲186雇主担保移民 | 无需EOI打分,无需投资,一步到位拿PR
100万人民币
包租型房产投资(LMNP)
众议院基础设施、交通和城市问题常设委员会本周递交了一份报告,内容是讨论联邦政府在城市发展中需要起到的作用。472页的报告中多次提到移民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列出了部分相关利益者对移民政策的意见,更少不了探讨偏远地区的挑战与机遇。
“有潜力”的非城市地区
SGS指出四大类型的非大城市地区具有较高吸收人口的潜力
--与大城市紧密联系的周边地区
--与大城市距离较远,但是能提供高质量生活和旅游机会的地区,如Port Macquarie
--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地区
--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
偏远地区的城市
RMIT的Centre for Urban Research则看好偏远地区的城市,比如说阿德莱德或者霍巴特,过去十年偏远地区城市的人口增长平均每年是1.51%,高于全澳平均的1.49%。这表明这些城市有能力在人口增长上分一杯羹,包括海外移民。此外RAI的报告指出31个在偏远地区的城市的人口总规模超过450万,他们与澳洲五大城市有类似的经济表现。
先打通交通线
在发展偏远地区上,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支持首先打通交通线,快速火车也好,高速公路也好,一定要方便连接偏远中心区域与城市。
在联邦政府层面上,他们可以先通过移民政策改变不同地区的定居人口增长速度,然后与州政府和当地政府合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大部分不支持减少移民
委员会首先肯定了移民的确为澳洲带来很多好处,但是首府城市也的确因此面临更大的人口压力,决策者有责任确保移民纳入量不能超过国家基础设施可承受的水平。
City of Sydney指出正是没有很好的基建和服务规划,让移民成为人口发展的替罪羊。之前联邦人口政策其实就基本等于调整每年的移民纳入量,很明显是不足够的。
Master Builders Australia希望政府不要因人口发展压力而减少移民纳入,反而要更加慷慨,每年移民纳入量保持在20万到24万,以技术移民为主,移民项目目的性要更加强。
Financial-Architects.Asia反对减少移民和降低人口增长,这与澳洲近几十年的发展是相违背的。
生产力委员会之前曾经质疑州和领地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的应对人口增长,Compass Housing预测以每年1.6%的人口增长速度,到了2063年人口会翻一倍,在这样的人口总量下,要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澳洲的基建也要翻一倍,他们预测澳洲需要45年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