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我眼中是纷繁多样且宜居的,横街,窄巷,茶楼,食肆,酒吧,小店,排档,弥漫的市井味,不熄的烟火气。
考究的老阿姨,油腻的中年男,潮人新生族,无序,却生猛,年老一辈不算文明,好在新的一代也越渐知书识礼。
我先生对互联网行业有着迷之执念,并且见解独到,若然我们不离开中国,腾讯,阿里,携程,都是很好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最蓬勃的时期离开,着实叫人遗憾。
可民间再有活力也不敌来自五花八门政策的钳制,政府的傲慢和无知并存。
除了自我实现,努力拼搏,见证大时代,我猜我们还需要一些作为人应有的安全感。
何为安全感
往大处说就是个人权利与自由、宪政民主与法治、市场经济与竞争,落实到具体表现就是纯净的空气和水土,放心的食品和医疗,人本的教育,健全的社会保障。
我有不止一位朋友就是这样,从孩子出生开始,奶粉、零食、洗涤用品、衣物、玩具全部每月从香港拉货,直到后来过期疫苗事件曝光,她又抱着孩子跑到香港打疫苗。
瘦瘦小小的一个女孩子,由于成为了妈妈,每个月香港广州往返一两趟,每次两大箱,“老腰都要断了”,时常听她这样抱怨,可每当存货见底,她又不辞劳苦的奔波在高速公路上。
终于有一天孩子要上小学了,孩子入学的赞助费,加上学而思的补习费,单想想就叫人无比绝望。
她再也无计可施,开始研究移民政策,每天在微信上向我咨询新西兰的情况,我有时会说,来一趟吧,亲自来看看。
然后她说:“我来了哪都不去,不去旅游景点,也不去观光城市,你就带我去看看超市。”
移民似乎成为彻底解决以上种种难题的最终方案,这一切纯属偶然却又是必然。加之许多年轻父母希望下一代的成长环境更加纯粹,未来的选择有更加多的余地,那么,身为父母,除了更加努力,别无他选。
中国的反面是新西兰
新西兰被誉为“世界最后一片净土”,这里的蓝天纤尘不染,这里的原野牛羊成群,这里有真正的田园牧歌,自然,健康,随性,远离尘嚣。
在新西兰,除了奥克兰,在别的城市是很难找到高楼大厦的,即便是在奥克兰,高楼也只限于在市中心,在大部分地方,你看到的唯有矮矮的独栋民居,甚至在奥克兰的繁华路段你还能看到牧场,比如一树山脚下
我登陆的首座城市汉密尔顿虽然号称是新西兰第四大城市,可从家出门车行5分钟就能看到牧场,我先生就读的怀卡托大学,大学本身就有自己的牧场,就在校园里。
在这里长居,我逐渐变得像霍比特人一样敬畏自然、遗世独立、心无大志,我赞美这里的牧场、繁花、星夜、舞会和甘露。
大龄青年留学新西兰
在出国之前,我也有千般不舍万般不安,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去展望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一般人不会作出如此大胆的决定。
可在我们卖掉广州唯一的房产,拖家带口登陆新西兰,随着房子租好,先生的入学手续办完,女儿也适应了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等等这些事务都安排妥当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才是我新的家园,新的定居地,我愿意竭尽全力去维系这一切。
我们一家三口以先生高林留学的方式全家登陆新西兰,高林读了半年语言课程,一年研究生(PGD)课程,毕业后获得了一个本地研究生学历并顺利就业,找到一份本地工作是申请技术移民的前置条件。
高林在留学期间,我们一家三口花费45万人民币(一人的学费及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在这一年半中,高林对新西兰本地语言的学习、本地就业市场的熟悉、本地人脉的累积当然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重要的是,高林在毕业后获得一个合法工签,有了合法工签才得以在本地求职、就业,随之有更大的机会可以申请新西兰技术移民。
根据新西兰移民法的现行政策:
就读即研究生文凭(Level 8)或以上文凭课程的留学生可以享受每周20小时的打工许可;
其配偶可以获得开放式工作签证,在新西兰从事任何职业;
未成年子女则可以免费就读新西兰公立学校。如果就读的是研究生文凭以下学历,那么配偶可以陪读,但不能打工;子女上学也需要按留学生标准付费。
新西兰食材
在新西兰你会迷上做饭,除了由于外出就餐相当昂贵之外,新西兰没有地沟油、也没有重金属米,超市买回来的青菜无须再择,直接可以下锅。
在家里仅仅用胡萝卜、洋葱、包心菜炒出来的米饭,没有肉,没有味精,没有酱油,而味道却不是一般的好。
胡萝卜是甜的,洋葱是甜的,包心菜也是甜的,米糠油将稻米和蔬菜原生态的香甜味炒出来,非常好吃。
新西兰的牛羊肉很新鲜,可以不用葱姜蒜,煮出来非常香,没有腥膻味。
用平底锅先将羊排煎熟,不放料,也可以撒盐和孜然,电压力锅45分钟炖煮,倒一点pinot gris白葡萄酒,我多放了水,因为可以喝汤,起锅就是炖煮刚好的羊肉了,羊汤撒葱花儿 ,香气扑鼻。
现在中国的有钱人已经开始在国内远程采购新西兰食品,尤其是羊排,卖得红红火火。
在新西兰,简简单单的食材做出来的饭菜就非常美味,城郊一片片无垠的农场,让我领悟什么叫作好土好水好食材。
新西兰的农场跟烟囱四起,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化工厂林立,私宰场就开在你家门口的中国农村有着天渊之别,虽然地广人稀,同时却又经济发达、设施完善。
新西兰的政府职能也不是闺房小姐的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而是正儿八经的执行,一旦你的蔬菜禽肉水果农药激素超标,除了面临巨额罚款,以后你在这个行业基本不用混了。
一个廉洁的政府就是社会的道德风向标,因为政府是清廉的,是可以问责的,所以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也是由上至下的积极。
国民的道德水准相当高,大家都知道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共享的,由于对金钱的追逐而过度破坏环境,在这种社会里是会被谴责的。
人们抵制为追求物欲而忽略环境保护的商家,你看到的新西兰本地商品,包装皆是力求简约,不环保的商品会遭到消费者的冷落,奢华浪费在这里没有市场。
新西兰的教育
有些中国父母,在国内的时候抱怨的应试教育,来到新西兰,却又抱怨学校教育太松散,其实这都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思维沿袭下来的惯性思维。
新西兰公立学校里施行素质教育,除了核心课程,体育特长在整个教育体系内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基本每所学校都设置游泳课、足球课和橄榄球课。
学生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就是阅读,并且有非常系统的阅读理解训练,学生每天有一半的时间用于阅读和写作,新西兰教育专家认为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
学生的另外一个必修训练是演讲,低年级的时候只是描述性的演讲,到高年级就对某些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正要做好演讲,孩子须从图书馆借阅书籍,从网上搜索资料,综合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长文,再进行删减,然后在家不断练习,如何控制演讲时间,如何吸引听众注意。
学校还会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比如绘画、手工制作、园艺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掌握更多的才艺,比如唱歌、跳舞、乐器等。
这些学习的过程,都是对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探索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唯独没有应试能力,因为在新西兰,学生甚至不需要高考。
新西兰学校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大部分依靠自学,老师只会告诉学生这一课的学习目的,提出一个开放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答案,答案也是开放的,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学校和社会期待孩子有强健的体魄,独立的意志,相比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人们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是否快乐,以达到保存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建立持续的学习能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你会重获初生儿来到世界的好奇眼光,带着那些初探世界的兴奋和敬畏,重拾对这个世界的敏感度,从而自己的内心也更为敏锐。
可蜜月期过后,我只能说,生活就是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必须要面对,在自己熟悉的国家会有天然的优势,语言和文化的熟练,人脉和事业的累积。
只要你选择了移民这条路,有些问题你都必须去面对,不论最终选择了哪一个国家,都需要重新立足和创建,我们不是身家千万可以坐享其成,这些在出来之前就该有清楚的认识。